- 全网最全小说搜索
- 首页 > 诗人的别样人生 > 第94章 祖孙经略的治世长歌章节阅读
-
关灯护眼字体: 大 中 小
第94章 祖孙经略的治世长歌
贞元十年,长安杜府。
唐德宗贞元十年的长安城,槐花落在杜府的万卷楼上,六岁的杜牧趴在祖父杜佑的案头,看他用狼毫在《通典?食货典》上批注,笔尖划过 “两税法” 条文,墨汁在泛黄的纸页上洇出深痕。
“祖父,这‘食货’为何放在典章之首?” 杜牧攥着祖父的衣角,嗅到案头的沉香混着纸页的霉味。
杜佑放下笔,银须垂在青缎衣摆上,眼中映着窗外的国子监:“因为百姓的米缸,是天下的根基。” 他忽然指着地图上的淮南道,“三十年前我在扬州,亲眼见百姓用观音土充饥,从那时起,便知‘食货’二字重如泰山。”
杜牧似懂非懂,却记住了祖父案头的《通典》,记住了那些标着 “漕运”“盐铁”“屯田” 的舆图,更记住了祖父常说的 “治世如治水,需疏堵有度”。
元和八年,扬州幕府。
唐宪宗元和八年的扬州,杜牧站在淮南节度使府门前,看祖父当年疏浚的运河波光粼粼,忽然听见身后有人朗笑:“杜公子可是来考‘漕运利弊’?”
回头见节度使李吉甫的幕僚捧着《通典?漕运典》,正是当年杜佑的手稿。杜牧挑眉:“某欲写《上李太尉论漕运书》,借祖父‘堰埭节水’之法,解扬州漕船搁浅之困。”
幕僚颔首:“令祖父在淮南设‘盐铁转运使首属官署’,至今惠及百姓。公子若用其法,需防藩镇截留。”
杜牧摸着腰间的玉连环 —— 那是杜佑送他的十岁生日礼物,刻着 “经世致用” 西字。他忽然想起祖父临终前的话:“吾孙若为官,切记‘纸上谈兵易,实地做事难’。”
三日后,杜牧带着幕僚实地勘察运河,看纤夫在烈日下拖曳漕船,忽然蹲下身丈量水尺:“此处水深不足五尺,难怪舟楫难行。” 他掏出《通典》残页,对照祖父当年的治水图,“当年祖父在高邮湖筑堤,如今堤坝己坍圮三成,需立即重修。”
会昌二年,黄州刺史府。
唐武宗会昌二年的黄州,杜牧在刺史府与幕僚争论 “青苗法”,忽然收到长安来信,附来牛党弹劾他 “滥用杜佑旧法,沽名钓誉” 的邸报。
“这帮腐儒!” 杜牧拍着案头的《阿房宫赋》草稿,“祖父在《通典》里写‘因时制宜’,难道黄州百姓饥寒交迫,还要守着旧制不放?” 他忽然指向窗外的荒山,“我己让人在山上种桑麻,用祖父‘区田法’开垦,三年后必有收成。”
幕僚忧心忡忡:“牛党说您是李党余孽,借杜佑之名行新政。”
杜牧忽然冷笑:“李党也好,牛党也罢,能让百姓吃饱饭的,便是好党。” 他翻开《樊川文集》,里面夹着杜佑的《平淮南策》,“当年祖父随裴度平淮西,用的是‘断粮道、攻心为上’,我在黄州断山匪粮道,正是学他老人家。”
是夜,杜牧在江边散步,看明月映着祖父疏浚的运河,忽然想起童年在杜府,祖父教他辨识军旗:“红色为战,黑色为谋,白色为赈。” 如今他在黄州挂的是白色赈旗,却被朝堂视为 “李党旗帜”,不禁一声长叹。
大中三年,灵武节度使府。
唐宣宗大中三年的灵武,杜牧站在烽火台上,看回鹘骑兵在戈壁滩扬尘,忽然想起祖父《通典?兵典》里的 “骑兵三势”:“地势、马势、人势,缺一不可。”
“杜帅,” 副将递来战报,“回鹘可汗遣使求和,说要‘以马换茶’。”
杜牧盯着舆图上的贺兰山,想起祖父在《边防典》中写的 “互市可息兵戈”:“准奏。但要在互市埠设‘平准署’,用茶叶、铁器换他们的战马,同时暗中勘察水草分布。” 他忽然摸出袖中《通典》简编,封面己磨得发亮,“当年祖父在岭南与蛮族互市,便是用此法削弱其战力。”
三日后,回鹘使者带来礼物,其中竟有祖父当年的《通典》回鹘文译本。杜牧抚掌大笑:“原来祖父的书,比我的军旗还管用。” 他忽然对使者说,“回去告诉可汗,大唐的‘通典’,不仅是典章,更是让百姓安居的道理。”
咸通元年,长安杜府。
唐懿宗咸通元年的长安,杜牧躺在病榻上,看子孙捧着祖父的《通典》手稿,忽然想起七十年前那个槐花纷飞的下午,祖父在万卷楼说的话:“吾书不为功名,为的是让后世知道,如何让百姓吃饱饭,如何让边疆不流血。”
“阿爷,” 长子杜晦指着《通典?兵典》的批注,“您在灵武用的‘骑兵三势’,正是祖父当年的手稿。”
杜牧笑了,笑得像长安的夕阳:“祖父若泉下有知,该欣慰他的书没躺在书架上,而是骑在战马背上,刻在百姓心里。” 他忽然咳嗽起来,手紧紧攥住《通典》的玉扣,“把我的《罪言》《战论》放进祖父的文集,让后人知道,杜家子孙没丢了‘经世’的初心。”
临终前,杜牧望着万卷楼的飞檐,仿佛看见祖父在楼上校勘典籍的身影。他忽然轻声说:“祖父,当年您在扬州修的运河,孙子在黄州开的荒山,灵武换的战马,都是您《通典》里的字啊……”
乾符二年,长安史馆。
杜牧去世五年后,史官在史馆校勘《新唐书》,案头摆着杜佑的《通典》和杜牧的《樊川文集》。烛光下,杜佑的 “食货为先” 与杜牧的 “兵农合一” 在史页间相映成辉。
“杜佑治世,杜牧治兵,” 史官提笔沉吟,“祖孙二人,一以典章为舟,一以诗笔为桨,共渡中晚唐之乱。” 他忽然指着杜牧的《阿房宫赋》,“看似浮华之文,实则藏着‘爱民如子’的核,与杜佑的‘民为邦本’一脉相承。”
长安城的月光漫过万卷楼,当年杜佑校勘的《通典》早己刻成典籍,杜牧的诗稿也流传天下。
有人说杜佑的书太务实,杜牧的诗太浮华,却不知务实里藏着诗心,浮华下埋着典章 —— 就像杜牧在灵武写的 “弯弓征战作男儿”,笔锋里藏着祖父治世的谋略;杜佑在《通典》里画的漕运图,墨线间流着孙子的诗魂。
据《旧唐书?杜佑传》载:“佑,字君卿,博通古今,著《通典》二百卷,为后世治世之鉴。孙牧,字牧之,善诗文,亦通兵法,有祖父之风。”
观其祖孙,杜佑以典章为刃,剖开中唐积弊;杜牧以诗笔为旗,招展晚唐风华。前者埋首故纸堆,为百姓谋稻粱;后者驰聘疆场间,为家国守边疆。
在《通典》的字里行间,在杜牧的诗句篇章,他们的故事,永远是治世与诗心的千古绝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 新书推荐
-
- 重生后修仙囤货的幸福生活
- 好孕美人深诱,绝嗣男主欲罢不能
- 【鉴古通玄:我在异界修文物】
- 金融帝国总裁当渔民
- 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
- 穿书,我和狗系统花式作死HE了
- 乡村神医万界称雄
- 我的白富美女友是学霸
- 大楚风云传
- 只为与你,向羽
- 四合院:一指干翻傻柱
- 给星穹铁道来点死亡震撼
- 让你开枝散叶,你带七名罪女造反?
- 快穿影视剧之老丁和江德福是连襟
- 七零:资本家千金搬空家产下乡去
- 重生70,香江大小姐又飒又辣
- 乖,别闹!前任他大哥超宠的
- 兽王娇凰之五位权贵的致命囚爱
- 让你做游戏,你搬空华夏历史?
- 救他!重生后我成了校霸的光
- 越安,请你先别走
- 九转金身炸裂异界!反派竟是我分身?
- 快穿:统二代宿主她好吃懒做
- 团宠崽崽带资本家小姐亲妈去随军
- 财阀家的小儿子要渣穿影综
- 血战残阳
- 三族混战
- 高手下山,我家师姐太宠我了
- 前夫别后悔,裴总又争又抢求上位
- 四合院:我是贾家小儿子
- 大宋宠妃陈三娘
- 蚀心雪刃
- 九幽诡主:从血奴到万界共主
- 快穿:悲惨女配她杀疯了
- 南霜缘
- 大宋谍影
- 高武,我以天师之力横推异界
- 快穿:从送金手指的恶毒女配开始
- 重生2009与毁容校花的爱恋
- 冥界黑月光:娱乐圈的逆袭人生
- 结婚当天我拒绝了临时加彩礼之后
- 风华大唐
- 四合院:我的世界带弹幕
- 万草丛中
- 青玉案:大理寺女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