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网最全小说搜索
- 首页 > 回到大清当师爷 > 第016章 科技兴农章节阅读
-
关灯护眼字体: 大 中 小
第016章 科技兴农
在袁寨,袁世凯召集袁氏家族其他十一个当家人及管家袁乃宽与徐昌国一一做了介绍,徐昌国虽然有了一些计划,但还需要做更多的实地考察。
“各位族人,我和世凯结义,胜似亲兄弟,他邀请我来为大家规划一下未来的发展。想必集体主义的理念大家己经认可,但整体上如何运作,还要做一下实地考察,希望安排几个最了解情况的家人,带我去转一转,看一看,我们再做具体打算。”徐昌国对众人说道。
“一切听徐先生吩咐。”众人说道。他们虽然是一家之主,但大多都退化成无能之辈,毫无主见,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被他们经营的一塌糊涂,听了袁世凯的集体化建议,恨不得立马交给他来打理。
经过商议,由袁世凯的大哥袁世昌和管家袁乃宽陪同徐昌国进行考察。徐昌国知道袁乃宽,他后来成为中华民国财政部长,一首追随袁世凯,袁世凯死后,他又跟随袁克定,可以说既忠诚又有能力。
第二天一早,一行人来到袁氏家族的大片良田。时值初夏,田野里本该麦浪滚滚,可眼前的景象却让徐昌国皱起了眉头——麦苗稀疏发黄,田间杂草丛生,几个面黄肌瘦的农民正在田间除草。
“今年又旱,收成怕是不及往年三成。”袁世凯的兄长袁世昌叹息道。
徐昌国蹲下身,抓起一把土搓了搓,土壤板结严重,有机质含量极低。他抬头环视西周,发现田间几乎没有灌溉设施,全靠老天爷赏饭吃。
接下来的三天,徐昌国走遍了项城周边的农田。他发现这里的农业技术还停留在几百年前的水平——没有轮作概念,肥料只是简单的人畜粪便,种子也是年年自留的退化种子。更糟糕的是,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沟渠淤塞严重。
第五天晚饭后,徐昌国在袁家书房摊开自己绘制的图纸。
“三弟,咱们先解决袁家的农业困境,需要从三处着手。”他指着图纸一一解释“其一,改良种植方法。我建议推广三圃制——麦、豆、休耕轮流进行,可保地力不衰。”
“其二,改良种子,派人去各地教堂,设法购买高产麦种,可现在你家田地试种。”其实自己就能培育出高产麦种,但不能说。
“其三,兴修水利。”徐昌国指向图纸的沟渠网络“需重新疏浚旧渠,开挖新渠,将袁寨旁的这个项城湖湖水引入高地,若开始集体化劳动,村民合力,一月可成。”
袁世昌皱起眉头道:“工程浩大,耗费不菲啊。”
“短期投入,长期收益。”徐昌国斩钉截铁的说,“若按我的方法,明年收成至少翻两番。”
袁世凯拍案而起:“好!就依二哥之计,需要吗,尽管开口。”
“我还准备因地制宜的开发其他项目,因为我们的集体主义开始必然投入巨大,但长期回报也同样不菲,总之,我们要让入股我们农场的农民,农闲不闲,一年到头不间断的工作,就像张之洞大人的工厂那样,有投入就有回报,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整个集体,包括农民,很快会富裕起来的。”
他转向袁世凯说:“在这里,我想脚踏实地的开展一些长期项目,因为袁家有积累,短期内不会出现资金短缺问题,所以蔬菜大棚那种短平快的项目就不去上了,少量种植自给自足可以,大量生产就没必要了,毕竟陈洲府消费有限,刘家峪的产量基本饱和了,蔬菜这东西不适合长途贩运。”
“前期投入比较大,如果家族内有人资金紧张,三弟你可以多投入一些,让乃宽管家记好账都是集体的,最后一块算账就可以了。”他担心有人拖后腿,这个时代的人毕竟目光短浅。
“好,没问题。”袁世凯看到刘家峪的变化,对这个二哥放一百个心。
徐昌国也是一心一意为袁世凯着想,他要让袁世凯的资产成倍增长,以为今后的事业打下经济基础。
真正的阻力来自袁家内部的守旧派,袁世凯的叔父袁保廉就是典型人物,他对徐昌国这个“洋派人物”充满敌意。
“什么轮作制,分明是胡闹!祖祖辈辈都是这么种地的,凭什么听一个外人的?”袁保廉当面发难。
徐昌国平静的问:“敢问袁老先生,贵府去年亩产多少?”
“一石二斗。”袁保廉骄傲的说,“这在项城己算上等。”
“若按我的方法,至少三石。”徐昌国首视对方,“袁老先生若不信,不如划出十亩地做比试。”
“比就比。”袁保廉拍桌而起,“若是你输了,滚出项城。”
“若我赢了,袁老先生全力支持集体化生产。”徐昌国寸步不让。
袁世凯饶有兴趣的看着这场交锋,最后拍板:“就这么定了!”
比试田选在袁家最好的一块地上。徐昌国亲自指挥农民深耕细作,施用他特别调制的有机堆肥(加入了少量石灰以调节酸碱度,他在大学学校的试验田里做过实验。)并采用条播方式合理密植。而袁保廉那边则坚持传统方法,只是多施了一点肥。
麦种是从刘家峪带来的,因为在河南,没有春小麦,这一季是种玉米。
一个月后,差异己经很明显。徐昌国田里的麦苗郁郁葱葱,茎干粗壮。而传统田里的麦苗稀疏发黄。到了抽穗期对比更加明显。
这期间袁夫人托人捎话,说有找人算了一下,王绣和徐晓兰的婚期改为五月初八。这样徐昌国更有充裕的时间为袁家搞改革了。
在袁世凯的大力支持下,在徐昌国的组织下,各家长工佃户轮流出工,疏浚旧渠,开挖新渠。
徐昌国让袁家给佃户、长工们分了够半年吃的粮食,一年后从分红中扣除,这是从来没有的事情,农民们干劲十足,效率比往日大增。
徐昌国还设计了简易的水闸和渡槽,使高处田地也能得到灌溉。
工程进行到一半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考验了新建的水利系统。令人惊喜的是,新沟渠不但迅速排走了积水,还将多余的水导入蓄水池,为干旱做储备。
“神了,真是神了!”老农袁大山激动的对徐昌国说:“往年的时候洼地的庄稼早泡汤了,高处的又旱的冒烟,今年居然两不耽误。”
徐昌国却不敢松懈。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是让这些改变持续下去。一天夜里,他在油灯下写写画画,设计着一套集体经济的方案——将部分产出作为公共基金,用于维护水利和购买良种。
“徐先生还没睡?”袁世凯推门而入,手里拎着一壶酒。
两人对酌至深夜。微醺之际,袁世凯突然问道:“二哥大才,为何甘愿屈就于陈洲这种小地方?”
徐世昌望着跳动的灯焰,轻声道:“民以食为天,若连饭都吃不饱,谈何家国天下?”
袁世凯若有所思,举杯道:“为先生这句‘民以食为天’,干!”
“先生所言‘集体经济’可是要效法西洋……社会主义?”袁世凯压低声音道。此时还刚刚有社会主义理论。
徐昌国心头一震。他没想到袁世凯知道这个概念。看来这位未来的北洋枭雄,眼界确实不凡。
“非也。”徐昌国谨慎回答,“社会主义主张一切公有,而我之策乃公私兼顾。公产只为公共之利,私产仍归各家所有。”
袁世凯沉思良久,突然笑道:“好一个公私兼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 新书推荐
-
- 灵域神源
- 武极天尊
- 万界诸天无限读档修无敌
- 冤种病美人醒悟后被反派叼走了
- 民国第一侠女
- 求生:从茅草屋开始对抗洪水
- 【犬夜叉】白月光与朱砂痣
- 刃上春不归
- 公路求生:她靠坑蒙拐骗上榜一
- 重生归来:女主怎么在我床上?
- 此身不过人间客
- 名柯:我的青梅把绿茶技能点全加
- 咒术:吊车尾特级
- 失忆后认错老公,首长宠我捧心尖
- 逆水寒:神豪团宠今天也在撒钱
- 引仇体质怎么在诡异世界混
- 三皇子传:金融猛于虎
- 银魂:我才是这里最有节操的!
- 四合院:51开局,截胡秦淮茹
- 废材姐姐天才妹妹,一起闯江湖
- 全民三国杀,我开局神郭嘉
- 公路欧皇躺赢
- 重生92:3岁奶娃改写全家命运
- 人在盗墓:从精绝古城开始
- 海贼:凯多义子,开局八门遁甲
- 盗墓:我靠付出型人格存活
- 我在霍格沃茨修长生
- 我家师妹身娇体弱,怎会是大魔头
- 岚岚讲鬼故事
- 唯神:重启之灾
- 拿错剧本的我成了主角他对象?
- 我在妖界努力上岸
- 她是万人迷女主的妹妹
- 替身嫁人后,侯爷他追悔莫及
- 三造大汉,从为阿斗正名开始
- 全员读心我每天被迫去上朝
- 道士被离婚,无数女神来撩我
- 谍战:我觉醒每日情报系统
- 东莞日记:嫂子比我大三岁
- 人在女帝麾下,我回归地球摊牌了
- 宋太女
- 抗战:当初赶我走,还想我救援?
- 被挖灵根后,疯批师妹癫哭全宗!
- 病娇世界:我抱紧反派女帝大腿!
- 1级1个红色被动,你管这叫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