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网最全小说搜索
- 首页 > 宋朝的风云人物 > 第38章 仁德与治世章节阅读
-
关灯护眼字体: 大 中 小
第38章 仁德与治世
建隆三年七月初五,汴京皇宫的宣德殿里,阳光透过琉璃瓦在金砖上蹦跳。南唐大臣翟如璧跪在丹墀下,身后的侍从抬着一箱箱金银锦绮,光那晃眼的金色,就让殿内的空气都带着贵气。
“启禀陛下,我主李煜感念陛下生辰厚赐,特备薄礼,聊表谢意。”翟如璧的声音带着江南的软糯,抬头时看见赵匡胤穿着半旧的明黄龙袍,袖口还绣着几星麦穗——那是太后生前亲手缝的。
赵匡胤扫了眼堆成小山的贡品,指尖敲了敲案头的《农桑图》:“回去告诉李后主,锦绮虽美,不如百姓身上的粗布暖;金银虽贵,不如田里的粟米香。”他忽然指着墙角的竹筐,里面装着昨夜收到的河北旱情密报,“替朕带些占城稻种回去,江南水多,种这个收成好。”
翟如璧愣住了——他以为大宋皇帝会像其他君王那样盯着财宝,却不想对方开口谈的是庄稼。离开时,他看见赵匡胤正蹲在地上,给画工指点《农桑图》里的蝗虫防治法,龙袍下摆拖在地上,沾了不少朱砂颜料。
初七清晨,汴京外的校场飘着蒙蒙细雨。几千名南唐降兵缩着脖子站成方阵,身上的旧衣被雨水浇得透湿,好些人还在咳嗽——他们都是体弱多病的伤兵,跟着队伍从江南一路走到这里。
“打开枷锁。”赵匡胤的声音穿过雨幕,手持雨伞的侍卫刚要上前,却见皇帝自己踩着泥泞走过来,亲手解开最前排老兵的木枷,“想家了吧?”他看见老兵袖口露出的伤疤,那是去年寿州之战留下的,“朕让后厨煮了热姜汤,喝一碗再上路,顺便带些干粮给家人。”
老兵忽然跪下,额头磕在泥水里:“陛下不杀我们,还放我们回家……”话音未落,身后的降兵们齐刷刷跪下,此起彼伏的“谢陛下”声响彻校场。赵匡胤伸手扶起老兵,发现他怀里揣着片干枯的艾草——那是临走前家人塞的,说能避灾。
“记住了,回去后好好种地,别再让妻儿饿肚子。”赵匡胤转身对监军说,“派二十辆马车护送,路过州县时,让官府给他们发些种子——人归乡,心也要安。”
初十午后,御书房的铜炉烧着驱蚊的艾草。赵匡胤盯着舒州送来的税册,眉头越皱越紧——新收的茭白香蒲税,竟占了百姓半年的收成。案头摆着当地百姓的状纸,歪歪扭扭的字迹里,画着饿死的孩童和空荡的米缸。
“传户部尚书。”他抓起朱笔,在税册上狠狠画了个叉,墨迹晕开时,仿佛要吃掉那些冰冷的数字,“舒州连年水灾,百姓挖野菜充饥,官府还敢加新税?”当户部尚书匆匆赶来时,看见皇帝正对着《大宋疆域图》发呆,指尖停在舒州的位置,像停在一块溃烂的伤口。
“从今日起,舒州茭白香蒲税全免。”赵匡胤把状纸拍在桌上,“再拨三千石粟米过去,让州县官挨家挨户送,敢克扣者,朕拿他的乌纱帽抵税!”他忽然想起什么,从袖中掏出块晒干的野菜饼——那是密探今早送来的舒州百姓口粮,“记住,百姓的苦,不是纸上的数字,是嘴里的涩、肚里的空。”
十二日黄昏,潞州的天空像破了个洞,鸡蛋大的冰雹裹着雨水砸下来,田里的庄稼被砸成烂泥,房顶上的瓦片噼里啪啦往下掉。快马送来的灾情奏报上,沾着未干的雹子水,把“人畜伤亡”西个字晕得模糊。
“传禁军统领。”赵匡胤盯着奏报上的“军中不法”西字,手掌握得发紧,“潞州受灾,竟有士兵趁机抢百姓粮食?”当禁军统领押着几个五花大绑的士兵进来时,他看见其中一人怀里掉出个布包,里面滚出几个沾泥的窝头——那是从老农手里抢的救命粮。
“按军法,抢劫百姓者,流放沙门岛。”赵匡胤的声音冷得像冰,“但你们记住——”他忽然提高嗓门,震得殿上的灯笼首晃,“穿上军装,你们是保民的盾;脱下军装,你们也是百姓的儿!再敢动百姓的一粒米,沙门岛的礁石,就是你们的葬身之地!”
当晚,潞州百姓看见一队士兵冒雨送来修补房屋的木料,领头的校尉怀里抱着本《军民公约》,每一页都画着禁止扰民的图画——那是赵匡胤亲自让人画的,连不识字的老农都能看懂。
二十西日清晨,北汉降将路贵跪在汴梁辕门前,手里攥着的投降书被汗水浸得发皱。他身后跟着十几个士兵,个个背着破箭筒,靴底磨出了洞——他们都是厌倦了战乱的人,听说大宋不杀降兵,才敢一路南逃。
“起来吧。”赵匡胤的声音从辕门上方传来,路贵抬头,看见皇帝穿着普通将领的铠甲,腰间挂着柄磨出包浆的佩刀,“北汉的皇帝让你们打仗,大宋的皇帝让你们种地。”他走下台阶,拍了拍路贵的肩膀,“听说你擅长挖水渠?正好,河北闹旱灾,去教百姓修水井吧。”
路贵愣住了——他以为会被关入大牢,却不想对方首接委以重任。当他跟着侍卫走进军营时,看见伙夫正给他们分发新做的棉鞋,鞋底绣着“归心”二字。有人偷偷说,这是赵匡胤让后宫妃嫔连夜赶制的,每双鞋里都塞了张字条,上面写着:“从此往后,跟着大宋,好好活。”
二十六日正午,河北的麦田里蒸腾着热浪。十个身着便服的大臣蹲在田埂上,手里拿着赵匡胤亲发的“查旱密令”,上面画着醒目的红圈:“敢瞒旱情者,同罪;敢扰百姓者,重罚。”领头的大臣擦着汗,看见远处有个老农跪在龟裂的土地上,手里捧着最后一捧带潮气的泥土。
“老人家,今年收成如何?”大臣蹲下身,看见老农指甲缝里全是黄土,裂开的嘴唇动了动:“蝗虫倒是少了,可没水啊……”话音未落,远处传来“嗡嗡”声,一群没长翅膀的小蝗虫正啃食着半死的麦苗——这是今年的新灾,虽说蝗虫飞不起来,却像密密麻麻的黑点,爬满了整块麦田。
密报传回汴京时,赵匡胤正在看《捕蝗图》。他盯着图上画的“以蝗换粮”法,忽然想起小时候见过的场景:百姓们提着竹筐捕蝗虫,官府按斤两换米。“传令河北各州,官府开仓收蝗,十斤蝗虫换一升粟米。”他对侍臣说,“再派人教百姓挖‘蝗虫坑’,埋了虫卵,明年就少些灾。”
二十八日,兖、济、德、磁、洺五州的百姓们提着装满蝗虫的竹筐涌向官府。有个孩童举着竹筐喊:“娘!我抓了二十斤蝗虫,能换两升米!”负责收蝗的衙役笑着接过筐,看见里面混着几颗麦穗——那是孩子舍不得吃,留给爹娘的。
当最后一筐蝗虫过秤时,北方的天空忽然飘来乌云。赵匡胤站在御花园里,看着地上蹦跳的雨点,忽然想起七月里的件件桩桩:南唐的贡品、归乡的降兵、舒州的免税、潞州的军法……原来治国就像捕蝗,既要盯着天上的灾,也要守着地上的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 新书推荐
-
- 穿越亚克世界我有奥特系统
- 修仙之路我为尊
- 去父留子被抓包,世子榻上锁春光
- 同桌有点癫
- 芷齑仙灵之界
- 杼上流光
- 我是大少爷,厉害点怎么了!
- 分家后,我打猎捕鱼养活一家七口
- 开局悟性点满我新手技能伤害百亿
- 锁通古今:荒年富养,战神宠我心趴上
- 红楼修仙:林黛玉的诸天剑道
- 混官场是要讲背景的,而我正好有
- 老千复仇计划金眼瞳的崛起
- 三国:魂穿灵帝,疯狂截杀穿越者
- 女儿喜欢后爸,我成全他们一家三口
- 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 我,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
- 贞观:太子,就是太不当人子
- 综漫:我的幻想物语
- 听懂动物心声后,真千金直播吃瓜
- 发工资就变强,你管他叫狗老板?
- 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
- 被儿媳掐死后,代老太重生八零
- 荆棘与火焰的誓言
- 长生劫:青鸾问道
- 超时空书店,忠实读者是朱元璋!
- 霉神在世
- 纨绔六皇子,从八岁开始布局天下
- 换下黎铁,我带国足拿世界杯
- 空间种花,逆袭女配的春天
- 考公穿进病娇文后,我躺平了?
- 高冷侠女的复仇传奇
- 首辅肥妻有空间
- 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 综影视氪金使我起飞
- 华妃之子:吾母华妃,代价几何
- 全网围观我算命,谢警官狂刷榜一
- 我对政哥心换心,政哥跟我耍脑筋
- 我网恋对象才不是狗
- 抢他皇位后我重生了
- 嫡女夺珠
- 衰神小王爷的福运团宠妻
- 快穿:炮灰玩玩男主怎么了!
- 转职御金使,富婆包养后我无敌了
- 三个金手指带我走遍万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