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网最全小说搜索
- 首页 > 宋朝的风云人物 > 第22章 大宋早春章节阅读
-
关灯护眼字体: 大 中 小
第22章 大宋早春
建隆二年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日子,汴京郊外的飞山营飘着细雪。
赵匡胤的车架刚到营门,就听见 "轰隆" 一声巨响,新造的炮车正在试射,石弹砸在三丈外的土墙上,溅起的泥点冻成冰碴子。
"陛下,这是改良后的 ' 轰山炮 ',射程比旧款远两丈!" 禁军统领高怀德拍着炮身,青铜炮管上铸着虎头吞云纹,正是赵匡胤亲自设计的样式。赵匡胤却蹲下身,摸着炮车的木质轮轴:"轮子加了几层牛皮?去年在扬州,百姓说炮车碾坏了麦田。"
"回陛下,轮轴裹了三层牛皮,还刻了麦穗纹防滑。" 工匠头儿擦着汗,指着炮身上的小字,"每门炮都刻了监造工匠的名字,若有差池,甘愿受罚。" 赵匡胤点点头,忽然看见炮车阴影里缩着个小校,怀里抱着本《武经总要》,书页间夹着片干枯的麦穗 —— 那是去年淮南百姓送的。
"小伙子,炮车是用来护城的,不是用来扰民的。" 他笑着递过自己的暖手炉,"等开春,你跟着农官去学辨麦种,将来打仗时,得知道哪块地该绕着走。" 小校红着脸接过,发现皇帝的袖口还补着补丁,和普通将士的铠甲没什么两样。
初八清晨,五丈河的冰面刚化出细流,赵匡胤的草鞋就踩进了河滩的淤泥里。他看着民夫们用新制的铁耙疏浚河道,耙齿上还挂着去年的水草,忽然喊住扛着木桩的老河工:"大爷,这木桩间距是多少?"
"回陛下,三丈一根,您去年在蔡河定的规矩。" 老河工认出眼前的皇帝,慌忙要跪,被赵匡胤一把搀住:"规矩是死的,河是活的。" 他蹲在河边,用树枝画起示意图,"五丈河连通齐鲁,商船多,木桩要加密,别让浅滩卡了船底。"
远处传来争吵声,两个监工正为了挖河进度打骂民夫。赵匡胤脸色一沉,大步走过去,从袖中掏出《水利章程》:"章程写着 ' 春日动工,不得克扣民夫口粮 ',你们的胆子比河妖还大?" 他转头对随行的范质,"把这两人调去守皇陵,让他们每天给世宗皇帝讲讲什么叫 ' 民为水,官为舟 '。"
收工前,他忽然看见河岸边有个少年在捡鱼卵,装在陶罐里小心捧着。"小哥,捡这个做什么?" 他凑近问道。少年仰头:"阿爹说,开春鱼产卵,现在捞了,秋天就没鱼吃。" 赵匡胤哈哈大笑,对身边的侍卫:"传令下去,即日起禁止春夏捕鱼,让河里的鱼也能养儿育女。"
初九晌午,崇政殿的阳光斜照在黄榜纸上,十一个新科进士的名字用朱砂圈得通红。赵匡胤盯着榜首的王禹偁,想起他在策论里写的 "仓廪实而知礼节",忽然开口:"诸位爱卿,若你们做了县令,遇见田鼠吃苗,是先报灾还是先治鼠?"
"回陛下,应先组织百姓养猫捕鼠,同时开仓放粮。" 王禹偁的回答让赵匡胤眼前一亮,"好!就像你说的,当官不是写文章,是给百姓找饭吃。" 他指着殿角的米缸,"看见没?这是占城国的新稻种,你们分到州县后,每人带十斤回去试种。"
殿外突然传来马蹄声,荆南高保勖的使臣到了,进贡的黄金器皿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赵匡胤却指着装器皿的木箱:"这些箱子留下装稻种,器皿收进国库,将来给受灾的百姓换耕牛。" 使臣愣住了,他从未见过皇帝把贡品当农具使。
初十午后,城南的水匮工地一片繁忙,夯土声和着童谣:"水匮深,水匮广,旱能浇田涝能藏。" 赵匡胤踩着木板登上工地,看见新挖的蓄水池足有百亩大,池底用青砖砌成凤凰展翅的图案 —— 这是百姓自发设计的,说能镇住水鬼。
"陛下,水匮修好后,能存够三万人的饮用水。" 工部侍郎指着图纸,"只是这闸门开关..."" 用铸铁齿轮,就像造船务的 ' 凌波号 ' 舵轮。"赵匡胤打断他,随手捡起块碎砖,在地上画起剖面图," 再开条暗道通到护城河,旱时引水,涝时排水。"
旁边的泥瓦匠突然插话:"陛下,池边能不能种些柳树?夏天百姓能来纳凉。" 赵匡胤笑着点头:"好!再修个凉亭,刻上各州的治水故事,让孩子们知道,水是咱们大宋的命脉。" 他摸着池壁的青砖,发现每块砖上都刻着工匠的名字,有的还画着小稻穗,忽然觉得这不是冷冰冰的工程,而是百姓用双手堆起的安心。
十三日清晨,汴京的街道飘着艾草香,百姓们正在为长春节做准备。南唐的进贡车队到了,十辆大车装满了皇帝的华服、金带和金银器皿,最显眼的是件绣着九龙戏珠的黄袍,金线在阳光下泛着贵气。
"贵国君主费心了。" 赵匡胤摸着金带的蟠龙纹,忽然对使臣说,"不过朕更喜欢去年你们送的桑树种子 —— 今年淮南的蚕茧大了两圈。" 他指着堆积如山的器皿,"这些东西太贵重,不如换成蔗糖和海盐,汴京的百姓更爱吃。"
使臣离开后,他转身对赵光义:"把金带熔了,给造船务的工匠们打些耐磨的工具。" 又指着那身九龙黄袍,"送到建隆寺,给菩萨做件披风,扬州的百姓看见它,就像看见咱们的军旗。" 说话间,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声,他们正把柳枝编成桂冠,戴在石像生头上,说是 "给土地公过生日"。
十五日晌午,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的使者跪在明德殿下,捧着缺角的粮册:"启禀陛下,天雄军辖区去年遭旱,粮草不足。" 赵匡胤接过粮册,看见上面用红笔圈着受灾的村庄,每个名字旁都画着小小的哭脸。
"给符将军送三万石粟米,再派十名农官去教打井。" 他指着舆图上的天雄军驻地,"那里靠近黄河,多挖些水渠,旱时引黄水灌田,涝时排水入河。" 忽然想起禁止春夏捕鱼的诏令,又补了一句,"告诉百姓,河里的鱼别捕绝了,等秋天鱼长大了,军粮里多加点鱼干。"
使臣离开时,赵匡胤望着殿外的柳树,新芽正顶着春寒冒出。他忽然对身边的宦官:"把朕的膳食减两盘肉,省下的钱买些鱼苗,放到天雄军的水渠里。" 宦官刚要劝阻,他却笑了:"朕少吃两口肉,百姓就能多喝口鱼汤,这买卖划算。"
二十五日深夜,政事堂的烛火映着新刻的《窃盗律》竹简。赵匡胤盯着 "盗民粮者斩,盗官财者杖" 的条文,对宰相范质说:"百姓偷粮,多是为了活命,要先查清楚有没有贪官逼民为盗。"
"陛下,律法太宽,恐生懈怠。" 范质皱眉道。赵匡胤却摇摇头:"当年在夹马营,有个孩子偷炊饼给老娘治病,我爹没治他的罪,反而送了半袋麦子。" 他指着竹简上的 "教化" 二字,"先让百姓吃饱饭,再谈律法。以后有因穷偷盗的,先送回县里领救济粮,再罚他给乡亲们修三个月水渠。"
窗外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己是子时三刻。赵匡胤揉揉眉心,看见竹简最末有人偷偷画了个小官人给百姓分粮,旁边写着 "青天大老爷"。他忽然笑了,吹灭烛火,摸着腰间的焦玉珏 —— 这一天,从检阅炮车到制定律法,每件事都像五丈河的水,看似琐碎,却终将汇成护民的大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 新书推荐
-
- 快穿之我只想寿终正寝
- 石上雀
- 乖乖女不装后,白眼狼全家悔断肠
- 快穿之,这个反派老娘不当了
- 天台以北,球场以南
- 变身春野樱之野性觉醒
- 魔教无敌教主,带领明教走向巅峰
- 不过是一梦华胥
- 分手夜,小叔把我亲到红温
- 扯旦人生
- 末世:收女仆,从高傲邻妻开始
- 签约后走上人生巅峰
- 我的卡牌全是骚套路
- 重生异界游之我是小圆球
- 我的主人宛如一根搅屎棍
- 震惊!我的娇妻居然是女帝
- 港综之江湖
- 已领证,勿cue,姜小姐断亲后独美了
- 重回高考前渣男给我滚
- 弓箭手异界之旅
- 穿越后,我成为克苏鲁眷属!
- 综影视之剧情和我无关
- 斩神:家姐司小南
- 为爱启航,勇登权力巅峰
- 说好的协议离婚,他怎么夜夜上瘾
- 守婚,在鸡毛蒜皮里探究爱归何处
- 小狐狸去报恩,穿到70闹翻天
- 透视桃运小刁民
- 悠闲生活,从作曲开始
- 不做陌生人系列四初恋那年
- 快穿之穿到哪里算哪里
- 综影视:在小世界修bug攒功德
- 全朝追更!我的文创全京城抢代购
- 我在末世开马甲保护黑化姐姐
- 从轮回开始:蒸汽与魔法世界成神
- 绑定奸臣系统被读心,边贪边挑事
- 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
- 大圣觉醒,吃货妹妹不好养
- 满目繁华
- 吾乃帝尊重生,何须神器加持
- 穿越水浒:开局胸前一把刀
- 社畜小月老
- 我的书屋通古今,娇养脆皮王爷
- 末日我偷偷发育
- 凰血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