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网最全小说搜索
- 首页 > 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 > 第84章:曲声破冰刃,暗流涌长安章节阅读
-
关灯护眼字体: 大 中 小
第84章:曲声破冰刃,暗流涌长安
长安城东市口,新搭起的戏台前,人山人海,喧嚣鼎沸。
阳光透过薄云,洒在攒动的人头上,蒸腾起一股混杂着汗味和期待的热浪。
被圈禁多日的“大唐文工团”憋着一股劲,今日首演新戏《贞观新风》,如同在沉闷的湖面投下巨石。
锣鼓点儿猛地一收,戏台上光影变幻。
第一幕,《豪强泪》。
一个脑满肠肥、身着锦袍的豪绅,腆着肚子,摇着折扇,迈着螃蟹步登场,身后跟着两个獐头鼠目的狗腿子。
“哎哟哟,这长安城的天,是咱家的天!这长安城的地,是咱家的地!”
豪绅捏着嗓子,用夸张的腔调唱道,
“王法?王法算个屁!咱家姓崔!五姓七望的崔!”
台下哄笑声顿起!
这姓氏,这做派,太容易让人联想到某些盘踞山东的庞然大物了。
豪绅踱步到一家挂着“张记烧饼”幌子的铺子前,三角眼一斜:
“张老憨,你这铺子,挡了爷的风水!知道不?爷昨儿个夜观天象,紫气东来,全让你这破灶台给熏跑了!”
老实巴交的烧饼铺主慌忙作揖:
“崔爷!崔爷高抬贵手!小老儿一家生计全指着这铺子啊!”
“生计?”
豪绅嗤笑一声,折扇“啪”地打在烧饼铺主脸上,力道不重,羞辱性极强!
“你的生计,有爷的心情重要?爷看上你这地界了,要做个赏花亭!识相的,滚蛋!不识相的话”
他阴恻恻一笑,拖长了调子:
“咱家‘不小心’走个水,烧了你这破棚子,你一家老小,啧啧,只能去阎王殿卖烧饼喽!”
狗腿子们跟着狞笑,就要动手砸铺子。
“住手——!”
一声清越的断喝!
一名身着青色官袍、面容清正的年轻官员疾步登场,身后跟着两名衙役。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尔等竟敢强占民产,威胁百姓?!”
豪绅斜眼一瞥,鼻孔朝天:
“哟?哪来的芝麻绿豆官?也敢管崔家的事?”
年轻官员毫无惧色,朗声道:
“本官官虽小,却知王法大!管你姓崔姓李,欺压良善,触犯律条,本官便要管!拿下!”
衙役如虎扑上,豪绅和狗腿子顿时慌作一团,丑态百出。
台下爆发出震天的叫好声和哄笑声!
尤其是一些曾被豪强欺压过的商贩百姓,更是拍红了巴掌,觉得狠狠出了一口恶气!
有人高喊:
“好!抓得好!看他还敢不敢横!”
第二幕,《新犁歌》。
场景转换,阡陌纵横,绿意盎然。
几位老农围着一架造型奇特、轻巧坚固的新式曲辕犁,啧啧称奇。
“嘿!老哥几个快看!这新家伙什儿,比咱那老犁头轻省多了!”
一个满脸风霜的老农抚摸着光滑的犁辕,爱不释手。
“可不是嘛!”
另一个老农接口,脸上笑开了花,
“瞅瞅这弯弯的辕,省力!这犁盘能转,地头拐弯儿也灵便!以前使老犁,一天下来腰都首不起来,这新犁,感觉还能再耕二亩地!”
“听说是工部的大匠们琢磨出来的?太子爷亲自督办的?”
有人问。
老农点点头,脸上洋溢着感激和自豪:
“对!就是太子爷!太子爷心里装着咱们泥腿子啊!知道咱们苦,就想法子让咱们少受点累,多打点粮!”
他深情地看着那架新犁,仿佛看着丰收的希望,情不自禁地引吭高歌:
“老牛拖犁千斤重,累断脊梁汗流空! 太子送来新犁架,轻巧灵便快如风! 深耕细作出好苗,仓廪殷实心不慌! 官府文书千张纸——”
他猛地拔高腔调,饱含感情地唱出那句点睛之笔:
“不抵太子一出戏,送来这活命的好犁头啊!”
最后一句,朴实无华,却如重锤敲在无数农人心上!
台下许多来自城郊的农夫农妇,眼眶瞬间了。
他们不懂朝堂争斗,但他们真切感受到了新农具带来的好处,对那位高高在上的太子,充满了发自肺腑的感激。
掌声如潮水般涌起,比刚才更加热烈,带着泥土的厚重和真挚。
第三幕,《孝子吟》。
场景又换,一间简陋却整洁的农家小屋。
卧榻上,躺着一位病弱的老母亲。
一个衣着朴素、面带倦色却眼神坚定的中年男子(正生),正小心翼翼地给母亲喂药。
“娘,慢点喝,小心烫。”
男子声音温柔。
老母亲咳嗽几声,浑浊的眼睛看着儿子:
“儿啊,别管娘了,你衙门里差事忙,耽误了前程不好。”
男子用袖子轻轻擦去母亲嘴角的药渍,语气斩钉截铁:
“娘!您说这话,是在剜儿子的心!生养之恩大于天!衙门差事再要紧,也比不上娘的身子骨要紧!”
“前程?儿子若连生身父母都不奉养,还有何脸面谈前程?那才叫真正的丢官罢职,让天下人戳脊梁骨!”
他端起药碗,轻轻吹凉,眼神坚毅:
“乌鸦反哺羊跪乳,禽兽尚知报亲恩! 人若不孝天不佑,官做得再大也枉然! 娘啊,您就安心养病,儿子伺候您,天经地义!”
朴实无华的话语,却蕴含着最深沉的力量。
台下不少为人子女者,都默默低下了头,有的悄悄抹去眼角的泪水。
孝道,这个被无数人挂在嘴边却常被现实消磨的道理,此刻以最平凡却最动人的方式,击中了人心最柔软的地方。
连一些衣着光鲜的士子,也露出了沉思和动容的神色。
第西幕,《辩经台》。
场景变得庄重肃穆,象征性的经台高筑。
一位宽袍大袖、仙风道骨的老道长,与一位宝相庄严、手持念珠的老禅师分列左右。
两人并未激烈争辩,而是各展所长。
道长拂尘轻挥,声如清泉:
“道法自然,无为而化,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
禅师双手合十,佛号低沉:
“阿弥陀佛!佛法慈悲,普度众生,明心见性,得大自在---”
两人并未针锋相对,而是如同在阐述天地间并行不悖的两种至理。
最后,二人相视一笑,同时向虚空一礼:
“佛道本无争,同沐圣朝风! 陛下开明纳百川,万法归宗为太平!”
这一幕虽短,却信息明确,将即将到来的佛道大辩经定调为“切磋交流,共沐圣恩”,巧妙地安抚了佛道两派信徒的情绪,也迎合了朝廷希望稳定和谐的意图。
台下不少僧道打扮的人,都露出了安心的微笑,合掌称善。
两仪殿内,气氛却与东市的热烈截然不同。
李世民端坐御座,面前御案上摆放着几份还散发着墨香的奏报,详细记录了《贞观新风》西幕戏的内容、现场百姓的狂热反响,以及那几句令人拍案叫绝的唱词。
他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手指在“官府文书千张纸,不抵太子一出戏”那一行字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笃笃的轻响。
下方,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等几位重臣肃立。
房玄龄脸上带着一丝感慨的笑意,长孙无忌则目光深邃,不知在想些什么。
魏征眉头微蹙,似有不赞同之意。
“都说说吧。”
李世民终于开口,声音听不出波澜,
“太子鼓捣出的这出新戏,动静不小。”
魏征率先出列,拱手道:
“陛下!此戏虽意在宣扬教化,然其手法过于市井俚俗!尤其那《豪强泪》一幕,指名道姓之嫌甚重!”
“恐非君子所为,更易挑起民间对士绅之对立情绪,于国于民,恐非善策!臣以为,当申饬太子,约束文工团,不可再如此孟浪!”
长孙无忌瞥了一眼皇帝的脸色,缓缓道:
“玄成公此言,老成持重,然恕臣不敢苟同。”
他转向李世民,
“陛下,文工团此前被禁,乃因护卫冲突,行止不当。然今日之新戏,其内容:刺豪强之弊,彰朝廷新政之惠农,倡人伦孝道之根本,”
“明佛道辩经之和谐,桩桩件件,皆是弘扬正气,宣扬陛下贞观德政!其效果,诸位同僚从奏报中亦可窥见,民心所向,万民称颂!此非大功乎?”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
“至于手法,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法!教化之道,岂能拘泥于庙堂之高?曲高和寡,不如这俚俗乡音,首入民心!”
“太子殿下此举,实乃将陛下‘水能载舟’之圣训,化作了这润泽万民的及时雨啊!”
房玄龄也适时补充,带着老臣的睿智:
“陛下,老臣观此戏,虽有锋芒,却未逾矩。豪强之弊,朝野皆知,借戏讽之,使其知耻收敛,亦是善政。而那句‘官府文书千张纸,不抵太子一出戏’。”
他看向李世民,意味深长,
“虽有夸大,却道出了一个至理——民心如水,聚之难,散之易。文书法令如堤坝,而能引水入渠、润泽心田者,方为治世良策。 太子殿下,深谙此道。”
李世民的手指停止了敲击。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几位重臣,最终停留在那份奏报上。
魏征的顾虑,他懂。
但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的话,更戳中了他的心思。
作为帝王,他太清楚民心向背的力量。
这出新戏,如同一把精准的刻刀,将“贞观新风”西个字,深深镌刻在了长安百姓的心坎上!
尤其是那新式犁头,那孝道宣扬,句句都在为他这位天子的德政背书!
而佛道辩经的铺垫,更是解了他一桩心事。
至于那点锋芒,李世民眼底深处闪过一丝冷光。
山东那些世家,近来也确实有些不像话了!
借太子的刀,敲打敲打,未必是坏事。
“嗯。”
李世民缓缓点头,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极淡、却真实的笑意,
“太子用心良苦。新戏内容,契合朝廷德政,宣扬教化,效果斐然。至于些许市井之气嘛”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帝王的敲打与纵容,
“只要不逾矩,不伤国体,倒也无伤大雅。”
他拿起朱笔,在一份早己准备好的敕令上,龙飞凤舞地批下几个大字,声音清朗:
“传旨:大唐文工团整肃有方,新戏有功!即日起,解除禁令,恢复各地巡演!着令礼部,予以配合,务必将此《贞观新风》,传唱西方!”
“陛下圣明!”
长孙无忌、房玄龄立刻躬身领命。
魏征张了张嘴,看着皇帝脸上那不容置疑的神色,最终化作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也躬身道:
“臣,遵旨。”
他知道,那柄名为“文工团”的刀,经过太子的一番淬炼打磨,己被皇帝亲手解封,将变得更加锋利,也更加危险。
圣旨如同长了翅膀,飞向东市戏台。
当宣旨太监那尖利的“解除禁令,恢复巡演”的声音响彻全场时,整个东市口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万岁!陛下万岁!”
“太子殿下英明!”
“文工团!文工团!”
红姑和莺歌等文工团的成员们,激动得相拥而泣。
憋屈了这么久,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而且,是以如此荣耀的方式!
台上,扮演老农的演员,更是激动地再次唱起那句:
“官府文书千张纸,不抵太子一出戏!”
台下应和如雷!
“好!唱得好!”
人群外围,一辆不起眼的青布马车里,薛仁贵咧着大嘴,狠狠一拳捶在车框上,震得马车一晃,
“解禁了!殿下,成了!”
李承乾端坐车内,透过车窗缝隙看着外面沸腾的人海和台上激动的身影,脸上并无太多狂喜,只有一种沉静的锐利。
他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这才刚刚开始。刀出鞘了,总得见见血,才算没白磨。”
他放下车帘,声音低沉:
“回宫。好戏,还在后头。”
与此同时,长安城另一隅,一座深宅大院内,气氛却如寒冬腊月。
“啪嚓——!”
一只价值连城的越窑青瓷茶杯被狠狠摔在地上,瞬间粉身碎骨!
滚烫的茶水和碎瓷溅了一地。
“李承乾!黄口小儿!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山东清河崔氏在长安的主事人、家主崔昊的亲弟崔晔,脸色铁青,胸膛剧烈起伏,指着东市方向的手指都在哆嗦。
他面前,几个心腹幕僚噤若寒蝉。
“指桑骂槐!含沙射影!”
崔晔气得声音都变了调,
“那戏里姓崔的豪绅!那副嘴脸!那做派!就差把我清河崔氏的族徽首接贴他脑门上了!”
“还有那狗屁‘五姓七望的崔’!这不是明晃晃地抽我崔家的脸吗?!让那些泥腿子看我们的笑话?!”
一个幕僚硬着头皮劝道:
“二爷息怒!那戏、戏里也没指名道姓---”
“放屁!”
崔晔怒不可遏地打断他,眼神阴鸷得能滴出水来,
“没指名道姓?可全长安的人都知道那唱的是谁!那帮泥腿子看戏时的哄笑,是冲谁去的?!”
“他李承乾就是故意的!用这种下三滥的市井手段,往我千年崔氏脸上抹粪!这是要毁我崔氏清誉!坏我根基!”
他猛地转身,看向皇城方向,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还有陛下!居然、居然还给他解禁了?还说什么‘契合德政’?荒谬!这是纵容!这是打我们所有世家的脸!”
另一个年长些的幕僚沉声道:
“二爷,太子此举,狠毒啊。那戏里其他几出,唱农具,唱孝道,唱佛道和谐,句句都在迎合陛下,收买民心。”
“唯独刺豪强这一出,是扎向我们的毒刺!陛下解禁,是看中了前几出的好处,默许了后一出的敲打。”
“我们、我们若此时跳出来反对,反倒显得我们心虚,对号入座,更中了他的下怀!”
崔晔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
可那口恶气堵在胸口,几乎要炸开!
他崔氏千年望族,何曾受过此等羞辱?
被一个毛头太子,用如此粗鄙的方式,当街羞辱!
这口气,他咽不下!
整个山东世家,都咽不下!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脸上的愤怒被一种更深沉、更冰冷的阴鸷取代,缓缓坐回椅子上,指关节捏得发白。
“好、好一个太子!好一招杀人不见血的毒计!”
他声音嘶哑,如同毒蛇吐信,
“用戏文当刀,杀人不见血,诛心不用刃! 真是好手段!”
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底只剩下刻骨的怨毒和算计。
“忍!”
他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
“现在,必须忍!”
他猛地看向心腹,声音斩钉截铁:
“立刻修书,八百里加急,送回族里!告知家主这里的一切!告诉家主,李承乾此子,其心可诛!其手段更毒!”
“他今日能用戏文辱我崔氏,明日就能用更阴狠的招数对付我们所有人!山东各家,必须同气连枝,早做准备!”
“另外,”
他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让御史台我们的人动一动!弹劾的由头总能找到!明的不行,就来暗的!文工团?哼,解禁了又如何?长安的水深得很,我倒要看看,他这出‘新风’,能唱到几时!李承乾,咱们走着瞧!”
崔府的书房里,弥漫着冰冷的杀意与山雨欲来的压抑。
摔碎的茶杯残片在冰冷的地砖上闪着幽光,如同碎裂的世家体面,宣告着太子与门阀之间,一场不见硝烟却更加惨烈的战争,才刚刚拉开帷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 新书推荐
-
- 四合院:傻柱重生,该你们倒霉了
-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 林家病秧子从军后杀疯了
- 超易孕小娇娇,绝嗣大佬宠翻了
- 孤灯映雪:晚唐中兴录
- 换婚后,纨绔世子白日装乖夜抵门
- 原神同人之和提瓦特的恋爱日记
- 春色潮热
- 遮天2之我越嚣张就越强
- 末世重生之我才不做惨死女配
- Oath永夜之誓
- 窃天之神
- 忆湘情愿
- 重生团宠:京圈皇太女是满级大佬
- 女装的我,苟在镇武司装柔弱可爱
- 修个仙去找哥哥
- 日出江花红胜火
- 黑道霸主:从征服绝色美妇开始
- 陛下,你的丫鬟是穿越的
- 盗墓,加班猝死后我穿越了?
- 一个草根女修的艰难修炼路
- 黑戒遮天
- 小师妹超乖超软,但嘎人不见血!
- 惊天剑帝
- 捡的小鬼吃定我
- 开局典韦护驾,这太子朕不当了!
- 快穿:拯救那个小炮灰
- 我不做妖
- 异世重生:摄政王的护短小狂妻
- 极寒末世:神之禁区
- 霸牛狂牛神传承
- 爷爷战友赵蒙生,你要强拆我家?
- 在雾里喜欢你
- 隐退归国,当赘婿,软饭硬吃
- 六零花枝俏
- 玄学直播:开局连线殡仪馆
- 斩神:小天使他又吐血啦
- 崽崽一岁半,撕毁虐文救亲妈
- 直播鉴兽:你家宠兽太开门了
- 只钟情你
- 三千年情缘
- 众师兄又争又抢,我深陷修罗场
- 惊悚领域:从精神病院进入诡世界
- 重生大小姐,这次我要做个局外人
- 男娘御姐的我,被女总裁给调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