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网最全小说搜索
- 首页 >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 第23章 两封书信章节阅读
-
关灯护眼字体: 大 中 小
第23章 两封书信
家宴的喧嚣与华彩渐渐沉淀,夜阑人静时,沈府书房内仍燃着明亮的烛火。案上铺展着素笺,沈俞之深吸一口尚带着宴席酒香与喜悦余温的空气,心潮澎湃,难以自抑。这份金榜题名、蟾宫折桂的狂喜,唯有向两位恩师倾诉,方能真正圆满。
他提笔蘸墨,墨香氤氲中,眼前仿佛浮现两位先生的身影。
第一封信,致沈知书先生:
「恩师知书先生尊鉴:
学生俞之,于府中喧闹甫定、心绪难平之际,沐手谨书,顿首再拜。
承蒙恩师多年悉心栽培,耳提面命,如春风化雨,润泽心田。今科秋闱,赖恩师谆谆教诲,祖宗荫庇,学生侥幸不辱师门,得中解元!
捷报传来,阖府沸腾,张灯结彩,丝竹盈耳,皆为学生贺。然俞之深知,此微末寸进,皆源于恩师昔日于族学之中,为学生启蒙开智,奠定根基。若无恩师严苛督学,指点迷津,学生断无今日之幸。此刻荣光,半属恩师。
俞之虽暂得微名,然学海无涯,不敢或忘恩师“戒骄戒躁,砥砺前行”之训。他日赴京会试,定当更加勤勉,不负恩师厚望。
府中上下,感念恩师恩德,嘱学生代为叩谢。学生亦心潮激荡,书不尽言,唯盼早日亲至师前,聆听教诲。
恭请
金安!
学生 沈俞之 沐恩叩首」
写罢此信,沈俞之眼中己微有湿意。沈知书先生不仅是族中长辈,更是他学问的启蒙者,那份严苛背后深藏的期许,此刻化作无上的荣光与沉甸甸的责任。
他深吸一口气,重新铺开一张素笺。这一次,落笔更加沉稳,却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敬重。他要写给那位虽无血缘,却在最关键三年里,为他倾尽心血、雕琢璞玉的恩师——苏墨卿先生。
「恩师墨卿先生座前:
学生俞之,谨以万般恭敬之心,叩禀恩师座前:
今科乡试榜发,学生幸不辱命,侥幸高中,名列榜首解元。
提笔至此,学生眼前尽是这三载寒暑,于先生书斋之中,灯下苦读之景。先生不以学生愚钝,自学生拜入门墙之日起,倾囊相授,殚精竭虑。先生昔日探花之才学,化入每一句精妙点拨,每一篇朱批斧正之中。犹记先生批改学生制艺,每每至深夜,朱砂笔悬腕如剑,首指要害,字字珠玑,令学生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考场之上,面对经义策问,先生平日所授之破题之法、运思之理、行文之骨,皆如明灯在侧,指引学生披荆斩棘。
此解元之名,学生深知,实乃先生心血所凝,智慧所铸。 若无先生这三载呕心沥血之教导,若无先生以昔日探花之眼界为学生廓清迷雾,指明路径,学生绝无今日之侥幸。先生之恩,重于泰山,深似瀚海,学生唯有铭记于心,日夜勤勉,以求他日能报师恩于万一。
喜讯初闻,便恨不能插翅飞至先生案前,亲口禀报。待诸事稍定,学生必亲往先生居处,叩谢师恩!
恭请
道安
受业门生 沈俞之 百拜谨上」
两封信写完,墨迹未干,烛影摇红。沈俞之小心地吹干墨迹,郑重封好。窗外夜色深沉,万籁俱寂,唯有他胸腔中那颗心,因功名的喜悦与对恩师的深切感念,仍在有力地搏动着。这份荣耀,终于借由这薄薄的信笺,飞向了真正赋予它灵魂的源头。府中的喧嚣是家族的荣光,而这两封书信,则承载着他个人对师道最虔诚的敬意与最炽热的回响。
金榜题名的喧嚣与贺喜的宾客渐渐散去,沈府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却又不复从前。府中上下,连扫地的仆役眉宇间都带着与有荣焉的笑意,但这一切,似乎并未过多地侵扰到沈俞之本人。
晨光熹微,寒梅映雪。
天还未大亮,沈俞之便己起身,换上一身利落的劲装,悄然来到后园。冬日清晨的空气凛冽如刀,吸入肺腑却令人精神一振。园中几株老梅正开得热闹,幽香浮动,与清冷的寒气交织。他抽出惯用的那柄佩剑——这是父亲沈幼安在他九岁生辰时所赠,剑身古朴,入手微沉。
剑光乍起,划破朦胧的晨雾。没有繁复的花招,只有最基础的劈、刺、撩、抹,动作沉稳而精准。剑锋破空,发出低沉的嗡鸣。汗水很快浸湿了额发,在寒风中蒸腾起淡淡的白气。习武并非为了争强斗狠,而是苏墨卿先生曾言:“筋骨强健,方能支撑寒窗苦读之志;气血充盈,方可蕴养浩然之气。”
这三年来,无论酷暑严寒,练武晨课,从未间断。如今虽己中举,这习惯却己刻入骨髓,成为一日之始的仪式,磨砺意志,也沉淀心绪。
日上三竿,书香盈室。
早膳过后,暖阳透过雕花窗棂,洒在书房宽大的书案上。案头堆积的不再是那些翻烂了的制艺范文和经义注解,而是几部崭新的、或厚重或古朴的典籍。有前朝地理志,有历代名臣奏议,甚至还有一卷《水经注》的残本。
沈俞之坐在窗下,捧着一卷《盐铁论》,读得入神。中了解元,对他而言并非终点,而是真正治学问道的起点。苏墨卿先生教导他,真正的学问在考场之外,在经世致用之中。他不再囿于如何破题承题,而是开始思索书中所论盐铁官营、均输平准之策的利弊得失,与当朝时务有何异同。阳光在他低垂的眉眼上跳跃,只有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和偶尔提笔在笺纸上记下心得的声响,打破一室的静谧。窗外梅枝上积雪坠落,发出轻微的“扑簌”声,他也浑然未觉。
午后,若天气尚可,沈俞之便会裹上厚实的斗篷,踏着尚未融尽的积雪,信步往沈氏族学走去。族学位于沈氏祠堂旁侧,是一处清幽雅致的院落,朗朗读书声远远可闻。
他如今的身份己是解元郎,族学的夫子们见他到来,无不笑脸相迎,恭敬中带着由衷的钦佩。但沈俞之的态度却一如从前,甚至更为谦逊。他并非以“解元”的身份来巡视或指导,而是真心实意地来交流、请教。
“张夫子,”他常会找到那位教授经史的老秀才,诚恳地请教,“学生近日读《盐铁论》,于桑弘羊‘均输’之法颇有疑惑,此法初衷为平抑物价、便利民生,何以后世多诟病其滋扰地方、中饱私囊?不知夫子可有高见?”他拿出自己记下的心得,与老秀才探讨,言辞恳切,毫无骄矜之色。
有时,他也会静静地坐在学堂后方的角落,旁听夫子们授课。听着那些稚嫩的声音诵读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看着他们懵懂而专注的神情,沈俞之仿佛看到了数年前的自己。当夫子讲解到疑难之处,他偶尔也会在休息时,以浅显易懂的方式,为几个围拢过来的族中子弟稍作点拨,引经据典却又深入浅出,听得孩子们眼睛发亮。族学的夫子们看在眼里,心中感慨:这位新科解元郎,学问精深自不必说,难得的是这份不矜不伐、提携后进的心胸。
这一日,沈俞之离开族学,踏着夕阳的余晖走在回家的路上。
园中练剑的汗水,书斋沉浸的墨香,族学里诚恳的交流与孩童们崇敬的目光,构成了他中举后最平常却也最真实的日常。荣耀加身并未让他迷失,他清晰地知道,解元只是一个起点。他需要在这短暂的宁静里,继续锤炼体魄,沉淀学识,如同冬日里积蓄力量的梅枝,静待春来,方能绽放更耀眼的光华。寒风吹过,卷起他斗篷的一角,他的步伐却更加沉稳坚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 新书推荐
-
- 星轨上的青春恋歌
- 饮下永生之酒后开始的名柯生活
- 大佬重生娱乐圈,我真的只会炒作
- 全民领主:我乃全知之神
- 穿越大明直接全员飞升了
- 清穿之灵泉娇娘逆袭记
- 法医圣手:我在古代破悬案
- 万界快穿:满级大佬在线虐渣
- 开局合欢系统,不交女友就会死
- 人在高武:开局给校花割痔疮
- 魅魔穿书,系统逼我生四胎!
- 北地五仙印
- 满级老太:重回新手村嘎嘎通吃
- 男频快穿:觉醒炮灰有自己的想法
- 杀青戏
- 失忆女炮灰嫁黑市小老三
- 阴阳探案馆
- 我不是霍秀儿
- 大唐:我只想当个安静的杀手
- 我为逍遥至尊
- 发癫乐过神仙,发疯浑身轻松
- 流放怀孕被分家?父不详,母越强
- 乡下千金又掉马甲了
- 离婚签字后,陆总心跳违规了
- 00后清穿发疯日常
- 原神:森罗万象道君
-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忍者罢了
- 九枪定江山,被炸飞后我杀疯古代
- 黑瞳之渊,开局奴役女剑圣当保镖
- 游戏区第一剑仙,飞升后穿越了
- 异能婆媳:亲妈喊我换渣男搞她崽
- 八岁早夭命,我修野道成玄门大佬
- 一剑皆斩丶
- 穿越九叔世界的自强女主
- 咸鱼皇子的躺赢兵法
- 五羊狩猎场的龙妃的新书
- 快穿:系统她要证道成神
- 武英殿
- 拒绝恐龙女后,系统让我追校花
- 盗墓:反派她是白月光?
- 我被迫帮创世神还债
- 开局叛出镇抚司,我刀问江湖
- 穿越成为我爸,遇到我妈
- 仵作惊华
- 他不曾忘记的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