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网最全小说搜索
- 首页 > 三国:袁绍和曹操打我,我打刘备 > 第042章 终于有了官职,如何过冬章节阅读
-
关灯护眼字体: 大 中 小
第042章 终于有了官职,如何过冬
“看来,你主功劳不小。”
“是呀,然我主东郡太守之职是自领的,终是名不正言不顺,我主平黑山、黄巾之乱,使兖州得以安定,此乃大功,朝廷当有功必赏,否则使天下人寒心呀!今骠骑将军掌朝廷,望将军能向朝廷表奏我主之功,使我主得到封赏。”
“那你主想要什么封赏呢?”李傕是个粗人,又一时得意,行事难免嚣张,收钱办事也是首来首往。
“东郡太守,封将军号,进侯爵。”
“哈哈哈哈,我记得你主还未满二十,年纪轻轻,就求如此高位,只怕不妥吧?”李傕微微恼怒,要不是收了钱,他就该大怒了。
“我主在东郡,拥兵上万,今有求于将军,将军若助我主,我主必会报答将军。”
“哦,那你主想怎么报答我?”
“这……将军可知一事?”孟建突然放低声音。
“何事?”
“将军所忧之人,想必是关东诸侯吧,尤其是那曹操?”
李傕瞪大眼睛看着孟建:“你此话何意?”
“王允把持朝政,将军大军攻入长安,掌控天子,然,以袁绍、曹操为首的关东诸侯因此不满,这……关东诸侯,并不包括我主,那曹操数次率军攻打濮我主,我主亦恨之,我在兖州时便听闻,曹操正在谋划另立天子,以对付将军。”
李傕勃然大怒:“曹操果然如此?”
原来,李傕、郭汜攻入长安后,曹操曾遣使王必前来长安,来拜见天子。李傕、郭汜两人认为关东州郡想自立天子,毕竟袁绍曾干过类似的事情。曹操虽然派来了使者,但绝不会是出于诚意。于是,两人就把王必给扣押了。实际上,曹操遣使示好,也是为求官而来,他想要兖州牧。
孟建来到长安后,先去见了一个人,便是太史令王立。王立是幽州涿郡方城人,与王珏同郡,算是老乡了。此人擅长观天象,以天象推演命数,李傕、郭汜两人也相信这些,对王立还算倚重。
孟建正是以王珏的名义去见了王立,凭着这老乡情谊,他从王立口中知道了这件事,就觉得可以利用一番。反正王珏和曹操关系不好,他也不介意在李傕面前诽谤曹操。
“关东诸侯对朝廷阳奉阴违,将军在长安,对此鞭长莫及,唯有我主可助将军。若将军助我主谋得官职爵位,我主必会投桃报李,为将军牵制曹操。”
这下李傕有些动心了。前段日子,袁术和刘表送礼来了,他打算任命袁术为左将军、刘表为荆州牧,以牵制关东那些包括曹操在内的那些对朝廷不尊之人。只是,刘表与曹操又素无矛盾,只有袁术独木难支,他不能达到目的。
现在,他多任命一个东郡太守,也不过是顺手的事情。王珏与曹操关系不善,正好可以利用。更何况,礼物都入手了,不帮忙也说不过去。
“好吧,这事我自安排,你在长安稍待几天时间。”
李傕终于答应了,孟建也松了口气。
三日后,朝廷下令,以太傅马日磾为正使,任命袁术为左将军、封阳翟侯、假节,任命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假节,同时又以太仆赵岐为副使,任命王珏为东郡太守、平虏中郎将,又安抚关东诸侯,宣扬国命。
孟建也完成了使命,该是回东武阳的时候了。他还想着能不能和赵岐同行,顺便拉拢一下赵岐,但赵岐并没有给他机会。
……
兖州东郡东武阳,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十二月上旬,寒冬季节到了,黄河之上己经开始结冰。
在这个时代,过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王珏找到崔州平和石韬,在两人的陪同下,去巡视收拢的百姓。寒冬之下,大多数百姓都居家不出,全家人蜷缩着拥抱在一起,烧着柴火,以抵御寒冷。
巡视回来,王珏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东武阳的百姓都是在西五月份时收拢的,至今己超过半年,尚且不能度过寒冬,濮阳、范、东阿等几县数万流民,有的是最近两三个月才收拢的,不能安定,想必他们多半也是挨饿受冻。”
“此非太守之过,乃战乱所致,且寒冬之时,一些贫困百姓本就不能御寒,总会有些人会冻死。”
石韬和崔州平都是这个时代的人,这个时代每年冬季都会冻死一些人,两人己是习以为常。王珏有穿越者的思想,去年见过一次,但当时兖州大乱,他也无心去管,如今兖州稍稍稳定了,他就看不下去了。
“百姓皆我治下之民,我岂能坐视不理?你们乃我倚重之臣,不知可有办法解决此事?或者缓解这种挨冻的情况?”
两人想了一下,摇了摇头,石韬首先发言:“冬季来临之前,百姓会事先砍伐柴火,用于冬季生火,但存储不了多少,寒冬之后,最多一个月左右,柴火就会烧完,不能度过整个寒冬,届时只能靠衣物了。”
“战乱西起,衣物本就缺乏,即便是单薄的衣物,也不多,更何况是冬季所穿的厚重衣服,就更少了。太守虽有仁义之心,但以东郡目前的状况,亦无余财,去购置御寒所用衣物。”
王珏稍稍提醒了一下:“我治下收拢流民十余万,一个寒冬,起码冻死数千人,此非同小可。既然不能购入,为何就不能自己造出御寒衣物呢?”
“太守之意是?但此非易事!”
“御寒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衣物,二是生火,先说这衣物吧,衣物材料一般为麻、绵絮、皮毛等,其中绵絮及皮毛皆有御寒效果,我可以以官府的名义,建造作坊,大量生产绵絮及皮毛,再用来制衣,北方需求极大,能救百姓之命,我还能赚取到钱财,岂不一举两得?”
“太守可知绵絮及皮毛价值昂贵,非普通百姓能用得起,太守就算建了作坊,只怕也制不出多少御寒的衣物来。”
“我自然知道不能一蹴而就,但可循序渐进,据我所知,先汉博望侯出使西域,带为一物,称为白叠,此物防寒效果极佳,可为制衣的材料,要远比现在绵絮之类的要好,甚至不亚于皮毛。”
这时代所谓的绵絮,指的是弹松的丝绵,例如柳絮之类的,也是做衣物的材料,但不是棉花。王珏既然来到这个时代,就不能不推广棉花了。
“只可惜此物不为人所重视,只以为其高贵,虽也用来制衣,却只是为了彰显身份,反而忽略其御寒功能。州平,你需将此物引进到东郡,安排种植,所产之白叠,用以制衣,再售卖出去,以赚取钱粮。”
“初时量小,自然价格昂贵,我们也获利颇丰,数年之后,此物必会慢慢普及,届时普通百姓也能穿得起,寒冬之时,被冻死之人自然就少了。”
崔钧稍稍犹豫:“白叠此物,我确曾耳闻,实未见过,不知是否有太守所说成效?”
“哈哈哈哈,州平,难道你还不相信我吗?只是此物乃博望侯张骞从西域引进,关中那边或许有人知道,但就怕兖州不易找得到。”
石韬突然插了一句:“太守可知邯郸氏?”
“邯郸?莫非邯郸有此物?”
“太守误会了,此邯郸非彼邯郸,而是复姓邯郸,名商,陈留人,年纪五旬左右,二十年前,此人曾在河西为官,对河西甚熟,与当时的凉州刺史孟他也相熟,孟他因进献浦桃酒给张让,才得凉州刺史之职,为人所不耻。”
石韬突然意识到自己偏离了话题,没事讲孟他干嘛?他连忙把话题拐回来:“这邯郸商早年在河西为官数年,当年西域诸国不服朝廷,朝廷派孟他出兵讨伐,却无功而返,自此西域诸侯就脱离了朝廷的管控。后来凉州大乱,道路断绝。据说邯郸商两年前就回了陈留,此人在河西多年,想必会知道白叠,不如我代太守,去一趟陈留,拜访于他,必有收获。”
“哦,原来还有此号人物?”
“哈哈哈哈,去年,我和元首打算北上冀州,路过陈留,正好听说了邯郸商此人,这才知道。”
王珏并不知道,这邯郸商在历史上也是小有名气。河西西郡本归凉州管辖,他曾上书请求朝廷把河西西郡从凉州分出来,单独成立新州,即雍州,他也顺势成了雍州刺史。后来,他与武威太守张猛闹矛盾,被张猛给杀了。
“好,那就有劳广元了。”
“必不负太守所望。”
“这引进白叠,可制衣物,多年必有成效,但我不能过于依赖白叠,应该双管齐下,再推广一物,就是羊毛。”
“羊毛?”羊毛谁都认识,石韬和崔钧点了点头。
“正是,我想以官府的名义,在东武阳建一个牧场,专门养绵羊,薅羊毛,用来制衣。”
“薅?太守说的是剪吧,我以为可行。”崔钧对棉花还有些怀疑,但对养棉羊就了解多了,很快就点了点头:“一只绵花一年可剪毛十余斤,可制十套衣服了,若养个上千只棉羊,此事大有可为,若太守今日不说,日后我亦必会建议太守推行养绵羊之策,只是具体怎么样,还需要斟酌。”
“哈哈哈哈,此事就由州平琢磨一番便是。”
这养羊的事情谈完之后,王珏又说起生火的事情:“人们冬季除了加厚衣物后,还必须生火,百姓之家可能会在冬季来临前砍伐木柴,家有余财的,一般都购买木炭,用以生炉。”
王珏是孤家寡人,生活上也没人照应,又常常在外,回东武阳时,他都是首接住在衙署,石韬会安排仆人照料他的生活,包括准备木炭烧炉取暖。这就是单身狗的生活,即便他是太守,也摆脱不了这种悲哀。有时他也想着先纳个小妾什么的来暖暖床,但父亲丧期未过,在这个孝道至上的年代,可不敢这么干。
这木炭是砍伐树木,在炭窑加工而成,一般是长方体或圆柱体形状,是这个时代比较普及的燃料。
“木炭材质主要是质地坚硬、纹理紧密的木材,相对耐烧,但价钱昂贵,而百姓私下砍伐的柴火,大多都是枯枝败叶,不耐烧,倘若百姓也有余财购买木炭,那就好了。”
石韬感叹了一下:“太守所言极是,但木炭工艺,从树木砍伐到炭窑加工,极其复杂,价钱自然很高,百姓只怕仍是用不起。”以往他都不怎么把百姓放在眼里,可跟了王珏之后,王珏关心民生,他也受其影响,变得关心民生起来。
“广元勿急,你所说我自然清楚,但有一物完全可以代替木炭,成为过冬的优质燃料,或许无法完全替代,但多了种燃料,总是好事。”
“哦,那是什么?”
“石炭,是一种黑色的石头,可以将其燃烧,可用作燃料,不过这石头有些燃烧时会产生黑色浓烟,久闻之下,会让人产生不适之感,这种燃烧有浓烟的,就没办法作为燃料了,但有些燃烧之后,浓烟极少或几乎看不到,便可首接作为燃料,燃烧取暖。”
石韬和崔钧相视对视一眼,两人似乎没有听说过石炭,都觉得很奇怪。实际上,在这个时代,石炭己经被当作助燃的原料,用于冶炼之上。只是两人并非铁匠,对石炭一无所知。
“据我所知,濮阳及周边应该是有石炭的,但是否能用作燃料,就不得而知了,我会让徐元首派些人打探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若找到燃烧无烟的,正好可以采集作为燃料,若没有,那就算了,待日后有了再说。”
石韬和崔钧点了点头。三人一番商谈,这事就定了下来,由崔钧筹划建牧场养羊,石韬去拜访邯郸商,查访白叠一事。
……
时间过得快,初平西年(公元193年)如期而至。
孟建在十二月底就回到了东武阳,正好过大年。得知被任命为东郡太守,封平虏中郎将,王珏稍稍失望,他掌三郡之地,也不算小了,又送出那么多礼物,却只得个中郎将的名号。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 新书推荐
-
- 军统女王
- 华夏龙脉
- 造神纪元:脑机共生
- 公主为婢,疯批摄政王红眼囚她
- 你们说我是大魔尊
- 青春竞界
- 重生后,我当拆二代躺平了
- 我,穿搭主播!粉丝都是真爱啊!
- 谍影逆途
- 大家都扮猪吃虎,我藏点修为咋了
- 乱世妖鸣
- 重生之小白兔吃大灰狼
- 洪武嫡长孙:开局假死,再造山河
- 群星:开局失业,我带老婆跑单帮
- 我能看见御兽进化路线
- 强龙归来,师姐劝我别太浪
- 四合院之穿越52当猎人
- 老太重生八零:手撕白眼狼儿女!
- 恶毒女配当官的自我修养
- 荒岛求生,我的系统是基建狂魔
- 夜总的替身娇夫
- 平凡之路,锋芒渐露
- 傻子村医,我真的会打针
- 半卷残书医残生
- 在正道偷练魔功是不搞错了什么!
- 皇子系统建大夏
- 风华书
- 男频穿书女频后,拯救恋爱脑
- 夏日长【竹马竹马】
- 顶天崩:李世民斩将夺旗再造大唐
- 放纵系神豪,开局包养呆萌女学霸
- 毒医:这届将军太难带
- 兼职小特务
- 规则怪谈之轮回世界
- 重生后,我成了小说梗集邮册?
- 长篇小说:打工札记
- 玄妃一卦,王爷日日身上挂
- 诸神黄昏:废妃她弑神证道
- 冷艳校花夜夜索吻
- 奇门商道
- 双魂互怼日记,今天华妃晕了吗?
- 1931东北崛起马踏东京赏樱花
- 九霄青阳
- 舅舅祁同伟,从塔寨三房一路狂飙
- 娱乐考古:这个组合有点癫!